网络噌噌提速 为什么中美网民都没发现?
1、截至10月底,我国固定带宽资费水平比去年底下降50.6%,移动流量平均资费水平下降39.3%。具体点,目前全国平均接入速率达 17.8 Mbps,网速相当于 2014 年底的2.7倍;
2、2011-2014,美国宽带网速翻三倍。
中美人民在上网这件事上算是同病相怜,官方公布的数据一直在涨,但用户不买账。第一条新闻里有两部分,降费和提速,前者大概是这么一个故事:
村长到小镇上视察时,发现牛肉粉肉少价高,发出“吃粉实在太贵了”的感慨,识时务的秘书马上交代有关人员落实,力求在一年内让当地人民吃上肉多价廉的牛肉粉。于是当地粉店纷纷推出了“早上11点、下午3点吃粉半价,免费送一碟牛肉”的优惠套餐。把新优惠和老定价一平均,“加肉减价”完美完成。
初衷没有问题,谁都想电话费低点、流量多点、网速快点。但这是一口号过度向消费者倾斜,对运营商却意味着双重投入,这个缺口谁来补?本身口号就有违市场规则,用小脚趾都能想到“完成任务”只不过是举国上下联合上演的一台戏。
尽管如此,笔者仍不赞成过度抨击运营商,诸如“流量不清零,直到下个月”、“廉价流量包,只能买一次”、“流量10块1G,熬瞎你的眼”之类的行为,想想也实属无奈。如果真要将提速降费落到实处,要么上头的指标完不成,要么上市公司的报表要做不好,要么消费不开心——三害相权,还是“坑”下消费者吧。
这就是降费,而提速的问题还要复杂一点。纠结点在于,工信部说速度快了,网民没感觉到,究其原因,测试速度与上网体验是两个不同的话题,并无必然联系。
笔者常年使用的3GB流量套餐从大有余量到时常不够,与移动网络上越来越多的视频、图片不无关系。而网媒视频化的趋势也让“伪·提速降费”更难转化为上网体验。上网体验决定于内容和带宽的平衡,只有当带宽的增长快于内容的流量需求时,我们才会感觉到网速变快;假设两者同步增长,体验则会原地踏步。无论是移动网络还是有线宽带,这条逻辑均适用。
据Cisco年初发布的研究报告,2014年全球移动流量较往年增长了69%,其中55%都花在了视频上。另据老牌研究机构Gartner预计,2015年移动流量还将增长59%。
人民网调研“提速降费目标完成,你感受到了吗”,96%网友选择了“无”。个人而言确实没有感觉到网速的提升,这个96%无感或许也代表了一个不小的群体,不知美国人民能否感受到x3的网速提升呢?
回到文初提到的第二条新闻,原标题是《可能不常感觉到,但美国的宽带速度已经是2011年的3倍》。再翻翻美国消费者满意度指数,发现美国网民也不大满意。
如上图,标黄色的是2015年满意指数,往左分别是2014、2013。随着美国网速x3,消费者满意度竟然下降了不少。会不会是价格的问题呢?2014年的一则研究比较了发达国家/地区50美元月费能买到的网速:
结果显示:美国网费属于中高,而网速属于普通水平(仅以调查样本论)。当然样本中网速较为突出的也就是香港、首尔、东京以及巴黎这几个城市,欧洲与美国大体上速度差不多。因此网络提速赶不上流量需求增长是存在于中美两国的共同现象。
顺便说一下,去年美国曾有过一波热烈的讨论,关于为何美国上网又贵又慢,与我国今年的这波讨论大同小异。而且美国网民吐槽最多的点竟然也与我们类似——“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