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多前,崔永元去美国调查转基因食品的问题,并拍摄了一部长达68分钟的纪录片,该记录片在当时曾引起了不小的争论。如今,一群二十多岁拥有不同学科背景的年轻人,因对转基因食品这个备受争议问题的共同关注,重走了崔永元当年在美国探索转基因食品路线,也拍摄了一部有关转基因食品的纪录片,该纪录片暂时命名为《转基因食品探索之旅》。 该纪录片负责媒体推广的何盼娅告诉澎湃,预告片已于7月15日发布,原本正片计划于8月1日发布,但由于一些专家看过样片后提出了相关意见,为确保纪录片能更好呈现,现已推后发布了。 预告:秒拍 两年多前,崔永元曾自费拍摄了美国转基因调查纪录片。因其是转基因的反对者,该片的立场被认为有失偏颇,也引发了很大的争论。比如,彼时纪录片中采访对象的资格受到质疑,片中的部分实验和结论也被称为不严谨,同时带有倾向性,误导了读者。 一位植物分子生物学博士曾分析称,“(崔永元)这部纪录片,从宣传上看是成功的,而从科学角度看则是失败的。在宣传上,神奇的个例、丰富的个人体验和对一些转基因支持者激烈的反击,让这部纪录片具有很强的煽动性。但其背后,无论从被采访者的构成、所表述的观点还是其论述的科学性上看,无不流露着被操纵和选择的痕迹。而从科学角度来看,一个好的调查,需要对采样和采访对象进行良好的设计,并对获得的数据进行科学分析。从全片来看,由于调查取样的偏向性,使得本片所得出的结论并不客观。” 在国内知名科普网站果壳网“2014十大科技谣言”中,崔永元的转基因纪录片因“相关性不代表因果性”而名列榜首。 对于为什么会重走崔永元之路、拍摄这个纪录片,何盼娅解释称,此次重走该路并不是针对崔永元或者质疑是崔永元,而是希望以大学生和刚毕业大学生的身份来客观呈现多方面声音。当时在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就读社会工作的研究生南冰一直对农业问题特别关注,她提议后,就有一群同学朋友来响应,又加上他们有一部分人本科都来自中国农业大学,对于转基因问题也有一定关注。何盼娅称,他们的团队对转基因也并不是十分了解,大家基本上都是抱着求知的心态,秉持相对客观的立场,尽可能多的呈现多方相关者的声音,使大家能从更多元的视角来认识转基因。 何盼娅称,团队共有十人,年龄都在二十多岁,约有一半在美国留学,主修生物技术、社会工作、传播学等。该团队身后还有一个六人成员的科学小组,主要以生物学和医学背景为主,提供专业知识的支持。 图片来自微博@小N考察转基因。 在今年年初,该团队成立并制定了初步计划,开始学习转基因知识;3月份,该团队完成了资金募集,众筹资金为3.5万元;3月中旬,团队开始进行相关的采访和拍摄。何盼娅强调,当时为了保证立场的相对客观,该团队曾拒绝了一家公司的赞助,资金主要靠众筹所得。 图片来自微博@小N考察转基因。 在分工上,几个在美留学的成员主要是负责重走崔永元调查美国转基因的路线,从戴维斯-伯克利-斯坦福-洛杉矶-芝加哥-圣路易斯,对相关人士采访和拍摄。国内的采访基本由一些校内大学生协助完成。该团队在新浪微博注册的账号名为“小N考察转基因”,记录了该片筹划和拍摄的部分过程。 目前,正片还在后期处理的过程中,澎湃在此前简短的预告片和“小N考察转基因”微博中注意到该团队采访了多方面的专家,力争尽可能多地从不同角度阐述对转基因的认识。 图片来自微博@小N考察转基因。 其中,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外籍院士、植物学家Peter Raven博士从生物多样性和环境保护的角度回答了关于转基因作物的一系列问题;上世纪八十年代参与第一批转基因植物研制的华盛顿大学教授、孟山都Danforth中心的前主任Roger Beachy解答了转基因植物研制的相关问题;芝加哥大学法学院教授Omri,主要围绕转基因食品标签和监管问题,分析了消费者心理、民众意见、立法博弈过程等,并分享了转基因相关的个人生活经验。此外,该团队还采访了洛杉矶市一位有机餐厅的创始者Ron,其就餐厅理念、进货来源以及对转基因食品的态度等问题进行了介绍。在目前已公布的资料中,国内的采访对象主要有北京大学理学部主任饶毅和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郭于华。 值得注意的是,孟山都公司Online Engagement Director的Janice Person还从孟山都公司的立场解释了相关问题。 不过,澎湃注意到预告片中少有反对转基因人士发声。何盼娅称,因为现在还没能看到正片,还不是很确定。当时策划的时候是想要尽可能多的呈现多方面声音,但因为时间、资金和资源有限,以及话题敏感等问题,有些人士难以采访到。这些地方可能会稍显欠缺,也确实也让人感到比较遗憾。 何盼娅也强调,他们既不是期望所拍摄的纪录片能够产生特别大的影响,也不是单纯挺转基因或支持转基因,只是希望片子能够做到客观呈现、科学传播,让大家从更多元的视角来认识转基因。 |